“啊?”
这下,不但方为均很吃惊,就算是刘弘毅也意想不到。
换一下是什么意思?
邰正阳笑着说道:“呵呵,就是这个意思。为均你去壮安,弘毅调兴南。”
刘弘毅禁不住挠了挠头,有些不解地看着邰正阳。
他去壮安,满打满算就是一年,为什么这么着急调整?
邰正阳说道:“弘毅,你也不要挠头,我认为,方自牧同志这个建议,很有道理。他认为啊,壮安的基础已经打下来了,为均你去壮安之后,不要急着做什么大的调整,就按照弘毅那个思路去搞。把他搞起来的那些企业,还有那些利民措施,一一落实到位,用不了几年,壮安就是翻天覆地的变化。”
方为均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:“书记,我,这,我这个桃子,是不是摘得太大了?”
去壮安,那敢情好啊。
刘弘毅一年时间,打下那么扎实的基础,企业两百多家,还有两个超大企业火电厂和铝业厂正在建设,那可是整整五千万的投资。
两年之后,火电厂和铝业公司正式发电和投产,那是多么巨大的经济效益?
说白了,方为均什么都不必动,就照着刘弘毅规划好的路线,“萧规曹随”地干下去,壮安也绝对是一年一变样,三年大翻身。
甭管是谁打下来的基础,就说壮安这么巨大的变化,他方为均是不是县委书记吧!
这天大的功劳,该不该有他一份?
邰正阳严肃地说道:“为均,让你去壮安,不是让你去摘桃子的。不错,壮安的基础,弘毅是打下了。但也仅仅只是打下基础,一年时间,干部队伍的思想还没有完全扭转过来,弘毅一走,说不定壮安干部们的思想,又会发生些什么变化。”
“所以啊,你去了壮安,第一条就是要狠抓干部队伍的建设和管理。”
“弘毅给他们立下的那些规矩,不但不能轻易变动,还要坚决贯彻落实到位。只有打造出来一支强有力的干部队伍,你在壮安的所有工作,都能顺利展开。”
“至于生产和经济建设这一块,我在这里提醒你一句,你必须要萧规曹随,必须要多请教弘毅,千万不要随便去破坏他定下来的规矩。”
“孙子兵法说得很明白了,故善者之战,无奇胜,无智名,无勇功。”
“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,真正善于指挥作战的人,不会依赖奇谋诡计取得胜利,也不会因为智谋或者勇猛而威名赫赫,他们的胜利,往往看似平淡无奇,却能在无形之中奠定胜局。”
“弘毅是开创。你呢,既是开创又是守成,把壮安的工作干好,干出成绩,就是你最大的功劳。”
邰正阳很认真地教导自己的秘书。
PS:各位,说个事啊,这本书准备结束了。已经被审核封书3次,继续写下去,也不知道情况会怎么样。但这么频繁地封书,对作者的收入和信心都是毁灭性的打击。写得如此磕磕绊绊的,那还是完结吧。太累了。所以接下来会尽快写一个结尾,以后有机会再给大家写那个时期的故事吧。
情势所迫,请大家能够理解!
请收藏:https://m.yuntingwenyuan.cc <p class="noshow">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</p>“是,书记,我一定牢记您的教诲!”
方为均站起身来,向邰正阳鞠躬行礼。
这一躬,不仅仅是感谢邰正阳对他的教导,更是感谢邰正阳对他的关爱。
还有比交给他一个现成的“大桃子”更好的关照吗?
壮安,注定会成为宁州乃至整个镇南的样板县,这个样板县,前后经历两任县委书记,他方为均也必将“青史留名”,地方志上,必定有他一席之地。
又对坐在自己对面的刘弘毅说道:“弘毅,请你不吝指教。”
神态和语气都非常诚恳。
壮安要想路子不走偏,刘弘毅的指点是必不可少的。
方为均聪明,机敏,办事细致认真,这都是他的长处。但他的短板也很明显,那就是一直都在机关工作,没有主政县域的经验。
如果把他放到其他区县去,胜任是肯定能胜任的,可是否能做出极其耀眼的成绩,那就不好说。
让方为均去壮安,那真是最大的关照了。
说白了,比邰正阳离任的时候,直接安排他去当一个地区的副专员还要靠谱。
主要是方为均资历较浅,给邰正阳当秘书的时候,还只是一位副处级干部,后来才提拔的正处级,迄今也就是两年不到的正处级资历。
硬要提拔为地区副专员,倒也不是不可以。
只要邰正阳坚持,韩克英和方自牧都必然会给老领导一个面子。
但邰正阳年事已高,将来也很难再给方为均多少关照。
这一次直接给他提到副专员的位置上,说得难听点,邰正阳的人情面子,就算是用完了。以后啊,就得靠方为均自己努力奋斗了。
而方为均去壮安,那是“白送”的一场大功劳。有这个政绩打底,将来哪怕邰正阳不在了,方为均的履历那也是亮闪闪的,耀眼无比。
靠这个履历,也是极其扎实的基础。
不过就是晚两年上这个副地厅级而已。
现在国家层面大力提倡干部队伍年轻化,专业化,有一个能拿得出手的硬邦邦的成绩,太重要了。甚至将来如果方为均有机会提拔到省一级的领导岗位上去,壮安县委书记的资历,都是非常耀眼的闪光点。
邰正阳本来想要叮嘱方为均多向刘弘毅请教的,方为均自己先说了,邰正阳便很欣慰地点了点头。
刘弘毅急忙说道:“为均处长,大家相互学习,相互进步。”
他和方为均关系非常好,哪怕就算看在方为均这一年对艾小雨的关照上,他也得全心全意帮方为均把壮安接下来的工作干好。
刘弘毅对壮安,也同样很有感情啊。
“弘毅啊,你是不是很奇怪,为什么自牧同志会提出这样的建议,把你调到兴南来?”
刘弘毅老老实实地点头:“是的,校长,这个确实让我有些不太理解。”
“哈哈,自牧同志精明着呢。”
“他就是想让你来宁州市区
请收藏:https://m.yuntingwenyuan.cc <p class="noshow">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</p>,离他近点儿。”
“是这样的,自牧同志接省长之后,还会兼任一段时间的宁州市委书记。目前这个人选,还没有确定下来。自牧同志干了好几年的宁州一把手,对宁州很有感情。一直都想要把宁州发展起来,成为名副其实的镇南第一大城市。”
因为曾经有“省会之争”,宁州在镇南的“中心地位”,并非稳如泰山。
方自牧作为宁州市委书记,对这一点,肯定也是“耿耿于怀”的。
到他这个年纪和地位,生前身后名都很重要。
况且就算方自牧以后不兼任宁州市委书记了,身为省长,同样会非常重视省会城市的发展。可以这么说,省会发展得好,省长乃至省委书记,都有一半的功劳。
很难想象,要是省会城市一直被省内其他城市压一头,省委书记和省长会觉得非常的“高兴”。
“所以他向我建议啊,让你担任兴南区委书记的同时,还要兼任宁州市计委主任。”
“啊?”
饶是刘弘毅见多识广,阅历无数,闻言也是犯起了愣怔。
还从来没听说过,一个市的区委书记,同时兼任计委主任的。
“你也不要惊讶,要我说啊,自牧同志这个建议,虽然乍一听上去确实有点匪夷所思,但仔细想想,还真有道理。”
“关键啊,就是你刘弘毅能力太强。只让你搞一个区或者搞一个县,自牧同志觉得屈才了。”
这话的评价就太高了。
“主要还是因为你太年轻。”
你大凡有个三十岁,甚至有个二十七八岁,方自牧立马就能让你当宁州的副市长。
“他早就想让你兼任宁州计委主任了。”
刘弘毅过于年轻,不方便马上提拔为副地厅级干部,那最好的办法,就是让刘弘毅当计委主任了。计委在国家级层面,有一段时间权力极大,被称之为“小政府”。
举凡国家的所有经济建设方向,都要先由计委来拿主意。
哪怕到了后世,一个油价的调整,也得国家发改委来确定。
这是因为,油价涉及到千家万户,涉及到大部分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,是扎扎实实的民生问题!
在地方上,计委没有这么大的权力,但依旧是政府组成部门里最重要的单位之一。
“自牧同志是这么考虑的,你来兴南当区委书记,宁州计委办公区刚好也在兴南。两个单位离得很近,你完全可以兼顾过来。”
“不管你是在区委办公还是在计委办公,下边的同志都能很方便找到你。”
“到时候,整个宁州应该怎么发展,你们市计委,要拿出一份完整的方案来。”
其实,岂止如此啊!
恐怕到时候,整个镇南应该如何发展,刘弘毅都得给韩克英和方自牧当好这个参谋长。
阳谋!
妥妥的阳谋!
刘弘毅还没办法拒绝。
再说了,他干嘛要拒绝?
“另外啊,我在北都的时候,艾高峰同志也私下里和我聊过,说你和小雨今年会领证,那是人生大事。可不敢耽误了。你调到市区来,小两口就能经常在一起了。”
“工作生活两不误,岂不是好?”
刘弘毅和方为均都忍不住笑了起来。
请收藏:https://m.yuntingwenyuan.cc <p class="noshow">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</p>《楚州地方志*秀林县志*人物志*刘弘毅》
刘弘毅,男,汉族,1960年5月出生。静江秀林人,1976年7月参加工作,1977年入党。曾任镇南省委书记、岭南省委书记。国家科学院院士,担任数个重大科研项目的总师或高级顾问。1994年菲尔兹奖得主。为唯一获得该奖项的华夏国政府高级领导人。
人物履历
1977年12月,参加高考,总分387分,为静江省高考理科总分第一名,被庆华大学计算机专业录取。高考作文《论科学技术的重要性》被评为满分,《群众日报》全文发表。在全国造成巨大影响和轰动。
1978年1月—1981年12月,在庆华大学计算机专业学习。期间,担任庆华大学学生会主席,计算机系团支部副书记。当选为第一届庆华大学科学技术发展委员会委员。
1981年,发表《刘氏法则》,创立数学领域新的学科。
1976年7月—1981年12月,国防科工委大宁研究所现役军人,中级技术员,高级技术员,副研究员。享受正团职干部待遇。
1982年1月—1982年3月,任镇南省宁州市壮安县委书记。
1982年3月—1984年11月,任镇南省宁州市兴南区区委书记兼宁州市计划委员会主任。
1984年11月—1986年5月,任镇南省计划委员会副主任、共青团镇南省委副书记兼省青联主席。
1986年5月—1988年3月,任镇南省龙祥地委副书记、地区行政公署常务副专员。
1988年3月—1990年3月,任镇南省龙祥地委副书记、地区行政公署专员。
1990年3月—1992年5月,任镇南省龙祥地委书记。
1992年5月—1994年7月,任镇南省省政府党组成员、副省长兼镇南省计划委员会主任。镇南省科学技术协会高级顾问。1994年3月,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。为全国最年轻科学院院士。
1994年7月—1995年7月,任镇南省委常委、省政府党组副书记、常务副省长。
1995年7月—1997年6月,任岭南省江口市委副书记、市人民政府市长。
1997年6月—1998年11月,任岭南省江口市委书记,市人大常委会主任、江口警备区第一政委。
1998年11月—1998年12月,任镇南省委副书记、省政府党组书记、副省长、代理省长。
1998年12月—2001年6月,任镇南省委副书记、省政府党组书记、省长,省国防动员委员会主任。
2001年6月—2007年7月,任镇南省委书记、省人大常委会主任、省国防动员委员会第一主任,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
请收藏:https://m.yuntingwenyuan.cc <p class="noshow">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</p>。
2007年7月—2012年10月,任岭南省委书记、省国防动员委员会第一主任。
2012年之后的任职经历:略。
2042年,由著名女作家徐知瑜执笔的人物传记《刘弘毅传》出版。海外版书名《世界因他而改变》。
……
《楚州地方志*楚新区志*人物志*艾小雨》
艾小雨,女,汉族,1960年3月出生。静江楚州人,1982年1月参加工作,1985年入党。刘弘毅同志妻子,曾任国家对外友好协会党组副书记、副会长。
人物履历
1978年1月—1981年12月,在北都师范大学中文专业学习。
1982年1月—1986年7月,在镇南省委办公厅机要室工作,担任副主任职务。1983年5月,和刘弘毅结婚。
1986年7月—1992年4月,任共青团镇南省龙祥地委副书记、青少年工作部部长。
1992年4月—1995年8月,任镇南省对外友好协会宣传部副部长、部长。
1995年8月—1998年11月,任共青团岭南省江口市委副书记、市青联会主席。
1998年11月—2007年7月,任镇南省对外友好协会党组成员、副会长。
2007年7月—2012年10月,任岭南省对外友好协会党组成员、副会长。
2012年10月—2016年3月,任国家对外友好协会宣传部副部长、部长。
2016年3月—2020年3月,任国家对外友好协会党组副书记、副会长。
……
《庆华大学校志*人物志*徐文心》
徐文心,女,汉族,1959年5月出生。雍梁北郡人。1981年庆华大学计算机专业计7班毕业。著名计算机专家,老鹰国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专业博士,国际知名计算机专家与数学专家。国家科学院院士、国家工程院院士。庆华大学计算机专业一级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1994年获得菲尔兹奖,2004年获得图灵奖。2006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。
人物履历
1978年1月—1981年12月,在庆华大学计算机专业学习。担任电子工业系学生会副主席。期间,担任著名科学家刘弘毅同志科研助手。为工业自动化系统、军师联盟系统的开发和创建,做出重大贡献。
1982年1月—1982年7月,在团中央青少年工作部工作。大力推动“希望工程”在国内的创立。
1982年8月—1987年4月,在老鹰国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专业学习,获得计算机专业博士学位。
1987年9月—1994年12月,回国在庆华大学计算机系任教。1991年聘任为计算机专业教授,为庆华大学最年轻正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计算机领域科研领军人物。
期间,因完善《刘氏法则》算法,和《刘氏法则》创始人刘弘毅一起,获得1994年菲尔兹奖。
1995年1月—2003年4月,任庆华大学计算机系副主任。
2003年4月—2012年8月,任庆华大学计算机系党总支书记、主任。
期间,2004年获图灵奖。
2006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。
为国家超级计算机研究领域领军人物。
2015年,当选国家工程院院士。
同年,获评为一级教授。
2019年,当选国家科学院院士。
2020年,获庆华大学科学技术发展委员会终身委员荣誉称号。
2039年,由养女徐知瑜亲笔撰写的人物传记《徐文心》出版。
PS:不算是结局的结局。原因前边已经说过,再次请大家理解!
请收藏:https://m.yuntingwenyuan.cc <p class="noshow">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</p>